發布日期:2022-04-20 點擊率:46
微電子器件(英語:Microelectronic Devices)主要是指能在芯片上實現的電阻、電容、晶體管,有的特殊電路也將用到電感。
一種說法是,微電子器件常是指芯片中的線寬在一微米上下的器件,更小的稱作納米電子器件。微電子器件是利用微電子工藝技術實現的微型化電子系統芯片和器件,這樣可以使電路和器件的性能、可靠性大幅度提高,體積和成本大幅度降低。
晶體管(英語:transistor),早期音譯為穿細絲體,是一種固體半導體器件,可以用于放大、開關、穩壓、信號調制和許多其他功能。在1947年,由約翰·巴丁、沃爾特·布喇頓和威廉·肖克利所發明。當時巴丁、布喇頓主要發明半導體三極管;肖克利則是發明PN二極管,他們因為半導體及晶體管效應的研究獲得1956年諾貝爾物理獎。晶體管由半導體材料組成,至少有三個對外端點(稱為極),(C)集電極、(E)發射極、(B)基極,其中(B)基極是控制極,另外兩個端點之間的伏安特性關系是受到控制極的非線性電阻關系。晶體管基于輸入的電流或電壓,改變輸出端的阻抗,從而控制通過輸出端的電流,因此晶體管可以作為電流開關,而因為晶體管輸出信號的功率可以大于輸入信號的功率,因此晶體管可以作為電子放大器。
電感(Inductance)是閉合回路的一種屬性,即當通過閉合回路的電流改變時,會出現電動勢來抵抗電流的改變。如果這種現象出現在自身回路中,那么這種電感稱為自感(self-inductance),是閉合回路自己本身的屬性。假設一個閉合回路的電流改變,由于感應作用在另外一個閉合回路中產生電動勢,這種電感稱為互感(mutual inductance)。
電阻器(Resistor)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直接稱為電阻。是一個限流元件,將電阻接在電路中后,電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一般是兩個引腳,它可限制通過它所連支路的電流大小。阻值不能改變的稱為固定電阻器。阻值可變的稱為電位器或可變電阻器。理想的電阻器是線性的,即通過電阻器的瞬時電流與外加瞬時電壓成正比。用于分壓的可變電阻器。在裸露的電阻體上,緊壓著一至兩個可移金屬觸點。觸點位置確定電阻體任一端與觸點間的阻值。
端電壓與電流有確定函數關系,體現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力的二端器件,用字母R來表示,單位為歐姆Ω。實際器件如燈泡,電熱絲,電阻器等均可表示為電阻器元件。電阻元件的電阻值大小一般與溫度,材料,長度,還有橫截面積有關,衡量電阻受溫度影響大小的物理量是溫度系數,其定義為溫度每升高1℃時電阻值發生變化的百分數。電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變電能為熱能,也可說它是一個耗能元件,電流經過它就產生內能。電阻在電路中通常起分壓、分流的作用。對信號來說,交流與直流信號都可以通過電阻。
用電阻材料制成的、有一定結構形式、能在電路中起限制電流通過作用的二端電子元件。阻值不能改變的稱為固 定電阻器。阻值可變的稱為電位器或可變電阻器。理想的電阻器是線性的,即通過電阻器的瞬時電流與外加瞬時電壓成正比。一些特殊電阻器,如熱敏電阻器、壓敏電阻器和敏感元件,其電壓與電流的關系是非線性的。電阻器是電子電路中應用數量最多的元件,通常按功率和阻值形成不同系列,供電路設計者選用。 電阻器在電路中主要用來調節和穩定電流與電壓,可作為分流器和分壓器,也可作電路匹配負載。根據電路要求,還可用于放大電路的負反饋或正反饋、電壓-電流轉換、輸入過載時的電壓或電流保護元件,又可組成RC電路作為振蕩、濾波、旁路、微分、積分和時間常數元件等。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寬帶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