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20 點擊率:46
前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國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新形勢。在整個工業化的過程中,交通阻塞始終是城市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大連市作為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窗口,在新形勢下城市建設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城市發展將逐步由“青年”向“壯年”邁進,而城市交通設施及管理水平的改進與提高也成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城市化進程中,交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樣的過程中,機動車數量以及道路交通量急劇增加,尤其在大城市,交通擁擠阻塞以及由此引起的交通事故的增加、環境污染的加劇,是我國城市面臨的“城市病”之一,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問題。解決交通問題的傳統辦法是修建道路,但無論哪個國家的大城市,可供修建道路的空間越來越小,而且,由于道路建設資金的不足,以及道路用地的困難,道路里程的增長速度往往落后于汽車數量的增長速度,交通阻塞問題依然十分突出。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的規劃建設,就是以緩和城市道路堵塞和減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利用者的方便、舒適為目的,利用交通信息系統、通訊網絡、定位系統和智能化分析與選線的交通系統的總稱。它包含在城市交通規劃當中,作為解決未來大連市城市建設的交通問題的行之有效的辦法。
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的建設對城市建設的格局,尤其是對道路建設的格局將產生重要的影響。首先,它要求城市道路建設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備,可以提高城市道路的等級水平。其次,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的建設可以影響城市的土地使用狀況,減少道路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利用水平,擴大道路的容量。這樣,與大量投資于道路建設來解決城市交通問題來對比,不僅節約了大量的資金,而且保持了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可持續性,為城市的發展預留了更多的空間。
1 智能交通系統對于城市發展的作用
ITS(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智能交通系統)涉及到道路建設、交通管制、通信、電子、汽車、汽車零部件、情報服務、軟件等眾多的領域,是具有巨大經濟效益的未來新興產業群,也是未來多媒體技術應用可能性最大的行業。因此,大連市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的建設,不僅可以改善大連市城市交通運輸的擁擠現狀,解決城市建設中的交通問題,還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
首先,它可以改善城市的投資環境。作為城市基礎建設問題的交通問題,智能交通系統在改善交通問題的同時,也提高了城市的國際競爭能力,為城市的投資環境的改善起到巨大的作用。
其次,交通問題解決的好,還可以推動城市旅游業的發展。大連作為國內外知名的旅游城市,旅游資源極其豐富。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的建設,可以使旅游資源得到充分的開發,間接地給城市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
再次,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的建設會推動智能運輸相關技術產業的發展。IT業已成為新世紀經濟的增長點之一,信息技術領域發展飛快,各國都非常重視信息技術的發展。大連市在城市發展中提出建設“雙D港”的構想,相關信息技術產業具有一定的基礎。智能交通運輸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作為信息技術產業的分支,必將會隨著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的建設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專家預測,未來與智能交通系統相關的多媒體應用產業發展的可能性如表1所示。另外,大連作為對外開放口岸,物流業的發展日益成熟,物流業的發展依賴于城市交通運輸的發展規模和發展水平,因此,大連市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的建設必將推動大連市的物流產業的發展,給城市帶來巨大的口岸經濟效益。
根據美國的計算,采用智能汽車——高速公路系統
IVHS(IntelligentVehicle-HighwaySystem)后,如果駕駛員比現在早0.5s預知危險,就可以減少追尾和交叉路口交通事故50%,減少正面碰撞30%:如果早1s預知危險,就可以回避90%的交通事故。另據統計可知,在交通事故中,20%是立即死亡,59%是現代醫學無法醫救的傷害,21%是因為得不到及時搶救而死亡的。所以采用IVHS后,因被及時搶救而使交通事故死亡率大大減少;通過對車輛的智能管理,可以減少55億美元以上的盜車事故損失:現有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可以從1988年的1.9兆臺英里增加到2020年的3.8兆臺英里;而且,因可以實時提供旅行、線路選擇和停車場設置等情報,還可以大大增加駕駛員和乘客的自由選擇程度。根據日本的計算,采用ITS后,2025年的交通事故將減少50%,平均車速將提高10km/h,交通堵塞現象完全消除,由此可減少56億小時/年的時問損失和12.3兆日元/年的經濟損失,燃油消耗降低25%,CO降低15%,No降低30%。在歐洲因采用ITS技術可以減少5550億-5600億歐元的交通事故、交通阻塞和環境污染等經濟損失以及增加1000億歐元的市場規模。
大連市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的建設對城市交通管理可以帶來如下好處(先進的車輛系統將有如下好處):
首先,提高行車安全,維護行車秩序。利用通信與傳感技術,通過顯示或預警裝置,給駕駛員提供足夠的交通信息,幫助駕駛員做出最合適的駕駛操作決策。在特殊情況下,可以預先警告駕駛員或轉為自動控制,防止因為駕駛疏忽或機件故障造成交通事故,并可以提供適當的安全防護,最終實現自動駕駛,將完全排除由人的因素而導致的交通事故,從而實現高效安全的行車秩序。
其次,增加公路交通容量,減少道路擁堵,縮短行車時間。利用車上裝備的紅外線或激光設備監測車問距等交通運行狀況,保持合適的最小車間距,保持車流穩定行進,縮短行車耗時,緩解交通堵塞,達到提高公路容量的目的。
第三,降低行車成本,提高行車效能。隨著交通擁塞情況的改善,可以減少車輛停留在道路上帶來過多的能源消耗,以及減少因頻繁的踩油門與剎車所造成的能源損耗,提高車輛能源利用的效能。
最后,減少廢氣污染,保護環境。車輛行進穩定,能源利用效能提高,排放廢氣自然減少,因而可以減少車輛交通運輸所造成的空氣污染,達到保護生活環境質量的效果。
2 智能交通系統的經濟效益分析
在評估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的建設對城市交通運輸的經濟效益的時候,我們可以用以下的方法簡單估算。
2.1燃料的節省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燃料的節省帶來的經濟效益是指由于出行速度的提高、停車次數的減少及停車時間的減少所帶來的油耗的減少而帶來的經濟效益。
我們把由于旅行時間的減少,使司機和行人節約了時間,而帶來的經濟效益稱為時間效益。可以根據大連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統計數字,按城鎮人均收入和每年平均工作日計算。以每天連續統計流量的時間來計算每分鐘人均收入,再根據每天的機動車早高峰小時合計、機動車晚高峰小時合計和平峰小時合計三種交通狀態作為計算基礎,每條路線每個時段的時間效益為:
(每分鐘收入)×(每輛車乘客數)×(旅行時間的縮短值)×流量
2.2減少事故的效益
大連市智能交通運輸系統規劃實施后,受控路網的擴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使車輛原來無規則的運動變成了有序的運動,以往因為車輛自由流動而產生的各類車輛及行人事故會有明顯的減少趨勢。這樣會降低事故的次數、死傷人數以及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
2.3道路改造帶來的效益
智能交通運輸系統規劃必然要納入到大連市城市建設和交通運輸道路的規劃當中,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為了提高交通運輸系統的智能化水平,在城市規劃中要作適當的道路的改造,這樣會有效的緩解城市交通的擁擠,最大限度的發揮城市交通指揮控制系統的作用,這樣,在不增加更多的道路投資和減少占用土地的基礎上,由于智能化交通運輸系統的建設而增加了道路的通行能力,會為城市建設節約寶貴的資金。
1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物聯網”時代郵政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