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25 點擊率:74
1、系統簡介
水產養殖環境智能監控系統是面向水產養殖集約、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發展需求,基于智能傳感、無線傳感網、通信、智能處理與智能控制等物聯網技術開發的,集水質環境參數在線采集、智能組網、無線傳輸、智能處理、預警信息發布、決策支持、遠程與自動控制等功能于一體的水產養殖物聯網系統。該系統是中國農業大學中歐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中心主持的國家863計劃“集約化水產養殖數字化集成系統”的重大成果。
養殖戶可以通過手機、PDA、計算機等信息終端,實時掌握養殖水質環境信息,及時獲取異常報警信息及水質預警信息,并可以根據水質監測結果,實時調整控制設備,實現水產養殖的科學養殖與管理,最終實現節能降耗、綠色環保、增產增收的目標。
2、系統組成
該系統由水質監測站、增氧控制站、現場及遠程監控中心等子系統組成。
水質監測站可以選裝溶解氧傳感器、pH傳感器、水位傳感器、鹽度傳感器、濁度傳感器等,配合智能數據采集器,主要實現對養殖場水質環境參數的在線采集、處理與傳輸。 增氧控制站包括無線控制終端、配電箱、空氣壓縮機與曝氣增氧管道(或增氧機),無線控制終端匯聚水質監測站采集的信息,根據不同養殖品種對溶解氧的需求,通過算法模型控制增氧設備動作。 現場監控中心包括WSN無線接入點和現場監控計算機,無線控制終端匯聚的數據通過無線接入點匯總到現場監控計算機,用戶可在本地查詢水質參數數據,同時監控計算機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做出控制決策,通過無線接入點向配電箱發送控制指令。 遠程監控中心通過GPRS遠程接入點接收無線控制終端匯聚的數據信息,用戶可以通過手機、PDA、計算機等信息終端遠程查詢水質信息,同時也可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做出控制決策,遠程控制增氧設備。 3、特色與創新 1)所采用的溶解氧、pH、溫度、電導率、水位、濁度等智能水質傳感器均為中國農業大學的發明專利,具有自識別、自校正、自補償功能和通用數字串口,有良好的互換性,便于設備更新維護,且價格是國外產品價格的1/6到1/10。 4、典型案例 宜興河蟹養殖環境智能監控系統 5、中心簡介 中國農業大學中歐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中心暨農業先進傳感技術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是國家科技部掛牌的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主要致力于農業物聯網技術及產品的研究和開發,重點研究農業先進傳感技術、無線傳感網絡、通信技術、智能處理技術、農業系統集成技術和面向物聯網的信息服務技術,制定農業物聯網標準,開發農業物聯網產品與平臺。 研究中心現有教授2人,副教授22人,博士研究生15人,碩士研究生35人,產品研發與推廣人員40余人,在集約化水產與畜禽養殖、設施溫室大棚、大田種植、特種種養殖、農產品倉儲、農情監測、農業病蟲草害防治、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等農業信息技術應用領域及農村信息化戰略方面具有長期的研究基礎。 北京中農信聯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中國農業大學孵化的校屬高科技企業,是國內領先的農業物聯網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中農信聯依托中國農業大學中歐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中心和農業先進傳感技術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的人才團隊與科研成果,專注于農業物聯網技術的成果轉化與產品開發。目前,中農信聯已在江蘇、山東、天津、新疆、河北、上海、北京、湖北、江西、浙江等地建立了水產養殖、農田灌溉、設施溫室和土壤墑情監測等應用示范基地。 1
2)所研制的無線傳感網絡具有組網靈活、超低功耗的特點,無線單跳通信距離不低于500m,通過無線中繼與緩存技術,可覆蓋10平方公里的養殖場范圍。
3)無線網絡設備均為3.0V電池供電,具有低電壓、低功耗的特點,并由太陽能補充供電,免除布線,降低了設備成本,方便現場安裝,適用于野外長期監控,并且節能降耗。
4)該系統集智能傳感、智能處理和智能控制于一體,系統自動化水平高、監測精確、控制及時、能耗低。
5)該系統提供手機短信遙控功能,并提供3G、4G手機視頻監控接口,在任一有手機信號的地方都可實現遠程監控。
6)該系統提供云計算服務,特別適合大范圍(可至區、縣、甚至省域)水產養殖的水體疫情、疫病、應急決策服務和養殖信息的咨詢。
7)采用該系統實現了與設施漁業技術、生態修復、健康養殖技術進行有機融合,對水質進行綜合監控與修復,可以改善水產養殖環境,使水產品在適宜的環境下生長,增強水產品的抗病能力,減少和避免大規模病害的發生,從而有效提高了水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8)使用本系統所養殖品種規格變大,總產提高,同時減少水產養殖對周邊水體環境的污染,具有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適合大面積推廣。
天津工廠化水產養殖環境智能監控系統
天津設施水產養殖在線監測系統
東營數字化水產養殖系統
寧波水產養殖環境智能監控系統
尋山集團水產養殖數字化管理系統
珊瑚礁白化現場監測系統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基于3G網絡的移動視頻